傳統菜市場

很多人問我,當初為何會選擇來台灣深造?那是一個極為荒唐的理由,我是因為受到綜藝節目的洗腦,覺得台灣好吃又好玩、滿街都是帥哥美女就飛來了…

膚淺的人做決定往往單憑一股衝動,想太多反而就難成事了不是嗎?呵呵!

沒想到的是,偶像劇的夢幻泡影在短短三年後隨著我結婚生子,演成了本土劇。天使落入凡間,仙女棒變握鍋鏟,是相當血淋淋的寫照。每每想起,我不禁深感唏噓!

好在我是個愛自己動手烹飪的吃貨,面對煮婦生活也能自得其樂。

從小我就愛跟著母親到傳統菜市場,攤子上的蔬菜水果、肉類海鮮对我来说具有莫名的吸引力,而處女座的潔癖模式在這種時候會自動關閉。我總好奇地指著這個那個問母親是什麼?而母親也不吝於傳授挑選蔬菜、魚類等經驗,有時還會讓我見識討價還價的本領。那是溫馨美麗的回憶,專屬於母親與我。

聽人說過,要深入體驗一個地方的日常生活,就得走進傳統菜市場。

為了滿足日常生活所需,我也很接地氣地穿著為防滑倒的運動鞋,走進了本地的傳統菜市場。看吧!姐是真的有練過的。從外觀上看來,這裡的菜市場和記憶中小時候在大馬家鄉的菜市場還蠻相似的,可內有乾坤,本地和大馬食材不太一樣,連名稱都不盡相同。

台灣一年四季都盛產蔬果、海鮮,在不同的季節供應不同的食材,據說要吃當季的食材才最健康、最美味。老一輩說:「正月蔥,二月韭,三月莧,四月蕹,五月瓢,六月瓜,七月筍,八月芋,九芥藍,十芹菜,十一蒜,十二白。」我是沒有這方面的知識,不過用邏輯推理,就可發現只要是每個攤販都擺賣的種類、數量多、價格便宜,大致上就會是當季的食材。

因飲食習慣的不同,在這裡牛肉、鴨肉、鵝肉、竹筍等都是普遍食材,而在大馬菜市場較不常見。西洋菜(豆瓣菜)、老黃瓜我在台灣從未見過,連蒲魚(魟魚)也非常難找到,只能趁回大馬時解解饞。除了食材的不同,名稱的差異也是一大挑戰。信手拈來幾個例子:馬蹄→荸薺、沙葛→豆薯、蕃薯→地瓜、羊角豆→秋葵、生菜→萵苣、包菜→高麗菜… 在大馬我們习惯統一將十腳家族稱為「魷魚」或「蘇東」,反觀台灣分得可細了:魷魚、透抽、花枝、軟絲、小管、烏賊、章魚等,至今我傻傻分不清楚… 為免丟了大馬國人的臉,我的殺手鐧是每次購買時保持低調沈默,看準要的「魷魚」形狀取了就直接交給魚販等報價付錢再瀟灑轉身離開,買菜也要這麼講究形象的。(撥髮)

在熙來攘往的菜市場,攤販與顧客的熱絡互動成為這裡最鮮明的風景,華語及台語交錯對應間,自成道地特色。比起超市,我更喜歡到菜市場採購,琳瑯滿目的各種新鮮食材總會挑起我的購買慾。這和走進服飾店血拼的感覺雷同,只不過在菜市場掃貨則無需向老爺交代任何冠冕堂皇的理由,冰箱塞得下就好!

採買從來就是煮婦的小確幸,科科!